2012年6月12日 星期二

為什麼要支持熱線?(三) / 頑童酷兒紀大偉-同志寫歷史

同志寫歷史

文:紀大偉(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在《臺灣通史序》,連橫寫道,「 臺灣固無史也。」但後來各種體制內(官方,學界)和體制外(民間,尤其是反對官方說法的人士)的有心人紛紛為台灣寫下多種歷史,我們今天才得以成為有歷史的台灣人。

我們曾經也感嘆,「台灣同志無史也。」在1987年解除戒嚴之前,台灣人(那時候的台灣人自稱「中國人」)在「官方歷史」(學校教的歷史)中看不到同性戀,與官方歷史對照的「民間歷史」也尚未成形。因為沒有歷史,當時的同性戀者無法記得過往,不能認清當下,難以想像未來。當時唯有的寄託之一,是同性戀文學:白先勇、郭良蕙、林懷民等人的小說讓好幾個世代的讀者體認──原來世界上並非只有我一人。

在解嚴後的1990年代,同志文學曾經為民間歷史代披戰袍,對抗對同志無感無知的官方歷史。幸好這個年代也見証了台灣同志運動的興起,運動者在街頭、社區、社會邊緣角落用身體為同志寫下歷史。民間歷史之內除了同志文學之外,更有許多活生生的、活在文本之外的運動者加入。1998年起,「熱線」成立,十餘年來成為最重要的同志運動推手之一。他們辦的多元活動的多種意義之一,我尤其看重他們為台灣同志所寫的歷史。我說的歷史,並不僅至於熱線成員以精簡的人力物力收集同志民眾的口述歷史(如,老年同志口述史),也包括他們在公民社會各個層面運作卻還來不及留下文字或影音記錄的行動。他們以行動寫史,而且不斷邀請同志、同志家人、非同志加入寫史的陣容。或許該這麼說:文字和影音記錄趕不上他們行動的速度。

我一方面欽佩熱線的行動力,另一方面也希望熱線有餘裕(啊,這對大家都是好大的奢望)沈澱,將他們歷年的行動成果轉化為(量力而為的、成本合理的)文字或影音紀錄,讓他們的歷史行動得以成為超越時間空間的史料。官方歷史不可能全然展現同志(世界上沒有完全站在同志立場所寫的官方歷史)、同志文學提供的民間歷史畢竟是以文學為本位而不是以同志人權為本位,在這種情況下,熱線與其他同志人權團體無疑是站在同志立場寫民間歷史的主力。如果少了熱線留下的歷史,我們在十年後,還是難以記得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同志足跡,還是不能辨認2020年的自己,也還是不能想像2030年的未來。

體認熱線寫史的重大意義,是我寫這篇小文的主旨。希望大家出錢出力,也祝福熱線諸君愛肝早睡。

--
側記:紀大偉老師在OKPAI專欄中用詼諧搞笑(?)方式讓同志文學更深入淺出,介紹歷來台灣的同志文學過往。我們希望大家可以意識到同志並非今時今日才突然冒出來,而是一直存在只是未被看見!熱線也透過訪談、活動,慢慢地記錄中老年同志的聲音。目前也開始認識更多老年女同志了喔耶!跟老師確認是否出席,要贈與貴賓票時,老師豪邁地說"不用送我,我要自己花錢買票支持熱線!"喔,怎麼那麼帥氣啊!(尖叫)

=========================================================
~ 2012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募款晚會-http://hotlineparty.blogspot.tw/
7/28 (六) 18:30 於台北科技大學中正廳開演,歡迎參加
拓峰網線上購票 ※T-studio線上購票

參與晚會的另一個管道--擔任義工
參與連結:http://bit.ly/HPVolunteer2012
購票方式:http://bit.ly/2012HLticket

南部熱線晚會:http://bit.ly/2012KCticket
本會歡迎各方大德善心捐款,您的支持讓熱線持續為社群服務。
捐款連結:http://bit.ly/HotlineDomation
=========================================================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